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万斛粟”,可算是对读书的“益处”作了最为形象亦最为诱人的概括与描述了。今人虽说对读书的“益处”时有新见识、新说道,但据我所见,很多还是这“颜如玉、黄金屋、万斛粟”九字经的翻版。
蒙田说:“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图利,也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装饰自己的内心。”法郎士则说得更形象:“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发见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读书,如果说有“益处”,便是他生命之旅的精神探险、灵魂壮游,是对伟大与悲惨人生悖论的思考,亦是对人生“无限与永恒”的天问!读书,在他便很有精神搏击的“痛苦”成分了!尽管他明知这可能是场毫无结果的追逐与对抗,然而,他似乎命中注定不会放弃这番心灵的较量与无望的抗衡。
人海茫茫,书海亦茫茫,其实真正值得自己矢志追随、“灵魂壮游”,用一生的光阴去读的“决定你人生命运”的大师之作并不多。林语堂先生说得好:“读书也和婚姻相同,是由姻缘或命运所决定。”
读书既是“缘”,就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亦不是朝三暮四,见谁爱谁。读书是“缘”,便是寻到了一位堪与你风雨同舟、悲喜同在的“精神恋人”,觅及了一位可以统摄你整个灵魂、心胸的“思想伴侣”。
你读他的书,是心甘情愿为他所征服。你中了他的魔术,但也愿意中这魔术。你发自内心地敬崇他,且无时无刻地不在摹仿他。你视他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他的书自然也就成了自己的“精神纲领”。有道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其实,高山流水,一世“书缘”,得一“知己”亦足矣。而能不能寻到可使自己“灵魂壮游”的书,关键恐怕还在你与他投不投缘,心灵是否相通!成竹在胸,了然于心,照林语堂先生的说法此时便已达到“灵魂转世”的境界了。
台湾著名学者傅佩荣说,人生三十岁以前读儒家,三十岁以后读道家,五十以后读《易经》。我年逾“花甲”,则选择装帧简朴的台岛《耕云先生禅学讲演录》是为《安祥集》、《迈向人生底圆满》和《不二法门》,希冀着作灵魂的自我疗救与解脱。
在痛饮了人生的“三道茶”后(人生三阶段,三毛曾将其喻为“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虽执着既往,心有不甘,却亦数度看破,以为“天下事了犹未了,不妨不了了之”。想人生在世,倘能不为形役,不为物累,不为情囿,享有了现世的福份了,且能于遥听飘向天国的驼铃声时,自觉生无恼事,死无憾事,岂不是达于“灵魂的圆满”!
故而书籍对我而言,不但是“人类遗嘱的执行者”,使自己得以“灵魂壮游”,是“最好的精神避难所”,达于“灵魂转世”,且是我百年之后的“最佳藏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