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浦东的那些“铁路”事
稿件来源:浦东企联阅读次数:1944发布日期:2017/12/6 13:32:48

铁路,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早在18941月,伟人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就提到:“故凡有铁路之帮,则全国四通八达,流行无滞;无铁路之国,动辄掣肘,比之瘫痪不仁。”之后,他在《建国方略》中,把铁路建设作为“实业计划”的“第一需要”。

同样,一百年前浦东先贤在早期开发中的铁路梦、铁路情,激励着后人的创造精神和勇气,共同描绘出百年浦东的铁路蓝图。

沪金铁路,浦东最早的铁路梦

早在19世纪80年代,有一位浦东人也认识到了铁路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在20世纪初推出了浦东地区建造铁路的具体方案,他就是近代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李平书。

1905年,李平书为首的一批浦东士绅发起组建了浦东同人会(后改建为浦东同乡会)。同人会成立后,立即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如组织浦东籍同乡捐资办学,创办《浦东报》,开展民众宣传,建桥修路等。同时,把开发交通作为“第一要务”。1909年,李平书根据浦东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提出在浦东筹建沪金铁路。计划中的沪金铁路,起自上海县浦东黄浦江边的杨家渡码头,向东抵宝山县境(现为外高桥地区)钦公塘,再向南经川沙、南汇、奉贤,讫于金山县境内的白沙湾,成为贯穿浦东五县的经济大动脉。

尽管沪金铁路有了规划,制订了章程,也成立了公司,但在实施中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首先是无法在短期内筹集到巨额资金,缺乏经费保证。更主要的是191110月爆发了辛亥革命,李平书投身到辛亥上海光复的斗争中。由于他在光复斗争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很快被推到了上海最高行政长官民政总长的位置。由于公务繁忙,无暇顾及沪金铁路事宜,设想中的铁路建设计划也就流产了。

1925年,浦东首条铁路通车

浦东沪金铁路的梦想虽然没有实现,但同人会先贤坚持为这一梦想努力奋斗,并于1925年先后建成了上川铁路和上南铁路,取得了浦东现代交通的重大突破。

上川铁路是近代上海第一条通过民间招股建成的商办铁路。19211月,黄炎培、顾兰州、张志鹤等发起筹建上川交通股份有限公司,黄炎培任董事长,着手建设上海黄浦江边的庆宁寺至川沙的县道。

1922年28日,决定在县道上改铺钢轨行驶机车。

1925年10月,庆宁寺至龚家路口一段铁路工程竣工通车,长14公里。沿线设庆宁寺、金家桥、新陆、邵家弄、曹家路、龚家路6站,每日乘客达千人。

1926年,上川铁路全线建成,往返于庆宁寺与川沙镇之间,全长21.15公里,每天22个班次。

1936年315日,铁路向南延筑至南汇祝桥镇,增设江镇、邓镇、祝桥站。

上川铁路为浦东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直至1975年,铁路拆除后改为公路,即为今日上川公路。

1921年上川交通股份公司组建的同时,浦东开发的先驱者穆湘瑶也组建上南长途汽车公司(简称上南公司)。

上南公司计划修筑上南公路,由黄浦江边周家渡口至终点南汇县大团镇,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周家渡——周浦,第二阶段为周浦——新场,第三阶段为新场——大团。

1925年,公司从德国克虏勃公司购进蒸汽机车,在周家渡至周浦的公路上加铺钢轨,改为上南铁路,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周浦、三林、杨思等地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