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泉木:人生价值在奉献 我为党旗添光彩
稿件来源:浦东企联阅读次数:1364发布日期:2017/12/6 14:23:04

戚泉木,1937年出生,作家,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曾任小学、大学教师,中央教育部工农教材编写室语文教材负责人、声像出版社编辑室主任、新闻出版局处级干部、联合国技术信息系统上海中心站副站长兼秘书长,现为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团长。

正式成立于2000年的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简称“百老团”)汇集了600多位老干部、老红军、老将军、老劳模、老教授、老科学家和老艺术家,十五年来坚持开展“雷锋精神,代代相传”、“我的人生,我的中国梦”、百老百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已为360多万青少年作了5000多场德育讲座、展览、演出,被人们赞誉为“老有所为的典型代表,当之无愧的革命传统教育宣传员,最具威望的社会风尚的监督员,最可亲近的思想道德教育辅导员”。

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百老团的事迹通过媒体大规模推向全国,中宣部还号召“鼓励全社会学习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的精神。”

/三石  摄影/马建平 部分图片由戚泉木先生提供

 戚泉木:人生价值在奉献 我为党旗添光彩

共产党给我一支笔

戚泉木出生在西施的故乡——诸暨。当地的一位老秀才为他取名“泉木”,有水有木,源于“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戚泉木也正如他名字寓意的那样,即使人生中遇到困难,也始终秉持积极向上、细水长流的人生态度。

幼年时,虽然祖父祖母、爸爸妈妈、三个姐姐都要起早摸黑干农活,但戚泉木的家境尚可。八岁时,母亲突发心痛病而亡;不到一年,他还未从幼年丧母的悲痛中走出来,父亲又发了高烧。乡下医疗条件差,父亲烧了多日还是身故了。没过多久,祖母从楼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腿,只能靠拖着一个小椅子艰难爬行,最后不堪忍受,吃了菜虫粉自杀了。一连串的打击,令老祖父一病不起,很快也去世了。短短两三年时间里,一个家失去了四个劳力,家中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因交不起学费,少年戚泉木被赶出了校门,贫困的生活和世人的白眼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锤炼了他不怕吃苦、刚直不阿的人格。

解放军来了之后,戚泉木重新回到了校园。他分外珍惜重新读书的机会,勤奋学习,积极做事,先后光荣地成为了儿童团团长、少先队大队长。1950年,在上海做工的大姐让戚泉木来上海的学校插班。在新学校,戚泉木一如既往,表现优秀;又选为少先队大队长。某个金色的早晨,校长在全校同学面前说:“戚泉木同学是农民的儿子,他在劳动、学习方面都很积极,给大家起到了带头作用,我代表学校送他一支金笔。”

当晚,戚泉木激动地写下了一首诗:“三寸水笔重又重,祖孙三代扛不动,共产党给我一支笔,千歌万曲向党颂。”老师将这首诗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表扬他文笔不错,将来或许能成为一名作家。戚泉木发自内心地表态:“我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教育,争取成为一名作家。”

这句话,戚泉木一生铭记于心。后来他走到哪儿,便写到哪儿。他常说:“是共产党给了我读书的权利,又给了我一支金笔。”半个世纪以来,他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评论、报告文学等作品300多万字 ,加入了中国、上海作家协会,成了真正的作家。

 家人的支持最可贵

五十多岁时,戚泉木决定放弃“高薪”,成立百老团的时候,他打了三次报告,都未被批准。到第四次,领导来他们家主持家庭会议,听取家里人意见,结果家庭全员都支持他。儿子媳妇说:“爸爸的吃饭问题我们包了!”在生活上,儿子媳妇常帮助贴补戚泉木夫妻,孙女则积极帮助爷爷网上浏览,收集各种资料,助爷爷一臂之力。每逢双休日,戚泉木的儿子亲自下厨,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到了假期,大家一起去郊外散心……如此和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更让戚泉木毫无后顾之忧地投身百老团的工作中。

家人之中,最劳苦功高的就是戚泉木的夫人朱培德。戚泉木所有的工作都得到了夫人义无反顾的支持。夫人原是“资本家的女儿”,但年轻时就和戚泉木一起奋斗事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打算结婚时,两个人本着“不拿家里一分钱”的信念,也不要妻子娘家的花园洋房,白手起家。当时两人都是青年教师,收入微薄。为了省钱,两人常常以步行代替公交,甚至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也一步一滑,相互搀扶着,一路摔了十七八跤,摔得浑身淤青,也一笑置之。偶尔约了看电影,到了电影院门口,两人决定,还是不看要“花钱”的电影,转去逛“免费”的公园,在公园里相互探讨小说、诗歌,也很幸福。难得两人“奢侈”一把,买杯牛奶,还要相互谦让,分着喝……就这样,一分一厘,克勤克俭,用了四年时间,存了500元,申请组织批准结婚。当时丈母娘送来两个金戒指,夫妻俩仍是毫不犹豫上交。两人有情人终成眷属,在租借的学生宿舍里完婚。

戚泉木专心创作,要连夜赶稿,但是住房条件有限,为了不影响妻儿休息,他撑起一把雨伞,将台灯放置雨伞中,窝在伞里创作。冬天还好,到了三伏天,热得大汗淋漓,他便放一桶水在旁边,不时用冷水擦脸擦身,边帮助降温,边坚持写作。

有一次,那是“文革”的年代年幼的儿子发烧,夫人守了多时,戚泉木让她去休息,他来照料儿子。他发现儿子抽筋,心慌意乱中将安眠药错当退烧药给儿子服用。将儿子连夜送往医院后,丈母娘随后赶到医院,因为心疼外孙,狠狠地拧了戚泉木一把。幸亏医生表示,还好剂量不大,并无大碍。哪料此事被别有用心的人检举至报社:“作家要稿子不要儿子,给儿子吃安眠药。”戚泉木因此事挨了批判,教师也没得当了,被调至防空洞去锻炼。

在那个年代,不论受到多少不公平的待遇,吃了多少苦,夫妻俩都有着共同的信念,不离不弃,相互扶持,一起共度难关。

如今,百老团的辉煌成绩,也离不开夫人的支持。百老团成立后,由于没有固定的场所,很多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影响。有一次,夫人打太极拳,与“拳友”们说起老戚的情况。“拳友”中,正好有上海徐汇区斜土路街道江南新村的原居委书记。她又介绍在位的书记非常支持百老团的工作:“我们的大办公室可以做百老团工作室,在没有造好新办公大楼前我们搬回原来比较小的地方办公。”解决了办公问题,百老团活动的开展,愈发欣欣向荣起来。

忙碌多年,年近八十,戚泉木身上大病小病也不少。他曾因劳累过度、高血压、心脏病、脑梗塞住进医院。有几次在住院期间,他还带病走出病房坚持为学生讲课。“我曾用了十七年申请入党,经历了八年‘抗战’(指百老团正式成立前的八年),我都能坚持下来。”戚泉木自豪地说,“我的意志力很强大。即使生病,可能要做最坏的打算,我也想好要战胜它。”或许,这种乐观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百老德育讲师团的动力源泉之一吧!

 

悠悠百老情

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时,有人请戚泉木写一幅字。他郑重地写下:“悠悠百老情,殷殷为人民”。戚泉木笑言;“我是作家,不是书法家,所以写起来没压力,就是我手写我心,十分钟就写好了!”

由戚泉木携手上海24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发起的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正式成立于2000418日。但细说起来,百老团诞生的机缘可以追溯到1989年至1990年。当年,戚泉木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组建的第四届讲师团分团长,带领分团同志去金山支教。戚泉木发现当地的庭院经济很有发展前景,便利用业余时间主编了26万字的《农村庭院经济探索》一书,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1992年年底,上海市庭院经济与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时任上海市农委主任张燕担任会长,戚泉木被选为常务副会长。此时,一批老干部、老红军、老将军、老劳模加入了这个研究会。

戚泉木觉得,这些老同志的人生都是一部书,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于是产生了组织老同志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的想法。他和发起这项活动的老同志商定,将这个组织命名为“百老德育讲师团”。1994年,戚泉木为了筹备百老团,放弃了原单位每月2400元的工资奖金,向上海市作家协会申请了创作假,每月仅领取140元的津贴,以作家的身份去学校、社区、农村先行试点,摸取经验。

百老团创建初期,一无资金、二无办公场地、三无车辆。在最初的四年中,办公室搬了八次家。但戚泉木无怨无悔、初衷不改。百老团从诞生那天起,就植根于广大青少年成长的沃土,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除了举办德育讲座、演出及展览,百老团还选派了近百名百老团成员到学校、社区及乡村担任名誉校长、辅导老师或德育顾问,建起了形成长效机制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百老团成员的平均年龄超过七十三岁,他们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青年学子们传递爱国情感和奉献精神,也深深感动了无数人的心灵。

除了关爱下一代,百老团还心系社会的方方面面。戚泉木曾带领百老团的10位老将军到青浦监狱,与犯人结成一帮一对子。他语重心长地说:“挽救一个人,幸福一家人。过去大家奋战在硝烟弥漫的战场,现在我们在没有的硝烟的战场展开一场争夺战,要把曾经危害社会的失足者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老将军们一致表示:“敬礼,接受团长分配。”

有人开玩笑问:“戚团长,你有什么诀窍,能对百老团的老同志们一呼百应?”戚泉木深情地说:“不是我能力强,是我们的老领导、老干部、老将军、老红军、老劳模都一心向党,一心为人民服务。在百老团,我们都是平等的,极大部分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他们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